首届机器人运动会,观众缘之争竟成焦点
记者富充报道,编辑苏建勋
提及“首届”与“机器人”两大标签,任何活动似乎都能瞬间吸睛。这不,最近在北京冰丝带体育馆举办的“全球首届人形机器人运动会”便成为了焦点。
身为《智能涌现》的具身智能观察员,我怎能错过这场热闹?即便是在暴雨和特大暴雨中,我也第一时间赶去现场一睹为快。
暴雨浇不灭观赛热情,图源:作者拍摄
然而,现场的情形却与我想象中的运动会大相径庭。这哪里是运动会,简直是一场大型“显眼包认领”现场,整体氛围显得格外轻松。
从开幕式上的“足球赛”开始,就仿佛是一场具身智能驯服四肢失败实录的集体展映。
机器人球员瞄准对方守门员,图源:作者拍摄
球来了?守门员机器人竟然选择目送入网,而不是挡球。踢球的机器人球员似乎更热衷于踢对方守门员,而非比赛本身。
足球机器人终于踢进球门,却开始猛踹球门网,最后裁判不得不将其拉开。主持人此时也调侃道:“网还挺贵的。”
主持人安慰观众,称机器人就像小孩子,摔跤和出洋相是常有之事,希望大家能多一份包容。
此处飘过一只嗷嗷待哺的具身智能幼崽,图源:作者拍摄
然而,包容之余,我深刻地感受到,这些机器人更像是一群嗷嗷待哺的AI幼崽。有些机器人看似参赛,实则只是为了搞笑(绝非贬义)。
拳击机器人各打各的,图源:作者拍摄
“自由搏击”的机器人更是经常对着空气挥拳,有的甚至自己绊倒自己。观众们兴奋地手舞足蹈,称赞这些机器人即便打不着也很有型。
足球赛上,机器人互相绊倒,图源:作者拍摄
虽然机器人经常互相绊倒,但它们也在不断进化。比如,宇树机器人就凭借跑步金牌在“亦庄人形马拉松”上扬眉吐气,用实力证明了自己的能力。
摔倒的机器人自己站起来,图源:作者拍摄
最让我敬佩的是,一个跑步机器人即便胳膊跑掉了一个,仍然坚持冲向终点。看来,未来残奥会或许可以增设具身智能项目。
每当机器人摔倒后自己站起来,观众席上都会响起掌声。这表明,人类对AI的期望已经不仅仅是工具,而是寄托了某种情感。
一位摔倒后自食其力站起身的机器人,图源:作者拍摄
当然,现场也有认真工作的机器人。除了比赛体育和文艺项目,还有工厂分拣、药物拿取、酒店迎宾等“干活区”。
清洁服务对于机器人来说难度较大,尤其是门把手光滑难抓,铰链工作更是挑战重重。
干活区比赛中,图源:作者拍摄
一位具身智能投资人说:“干活场景赛好啊!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,别总吹自家擅长啥!”
毕竟,这些机器人虽然会卖萌,但“身价”却不菲。过去两年,大量投融资涌入人形机器人公司,许多项目都受到了资本的青睐。
赛场跑道比田径,中间比足球和拳击,两边比干活,整体感觉就像是一场赛博大集。图源:作者拍摄
最后,我站在喧闹的场馆里,看着机器人足球在思考硅生,清洁机器人还在与门把手死磕……
这哪里是严肃的运动会?这分明是一个充满故障、意外、欢笑和温情的科技大集!
孩子们在机器人科技体验店下棋、玩游戏,图源:作者拍摄
比赛结束后,我路过首程控股开设的“机器人科技体验店”,看到一群孩子围着机器人下棋、玩游戏,玩得不亦乐乎。
那一刻,我突然意识到,我们对AI的期待已经不仅仅是效率和智能,还多了温度和情感。